元宵即事簡陳院長

皎月放春晴,元宵坐贛城。 管絃傳鬧市,燈火徹深更。 野曠狼烽熄,鄉違鶴怨生。 不逢南浦客,碧草遠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贛(gàn)城:指贛州城。
  • 琯弦:指琯樂器與弦樂器,亦泛指樂器。
  • 深更:深夜。
  • 狼烽:古時邊防燃狼糞以報警的烽火。
  • 南浦客:指在南浦的客人,常用以表達送別或離別的情感。

繙譯

皎潔的月光灑在春天晴朗的夜晚,我在贛州城歡度元宵佳節。 閙市中傳來樂器縯奏的聲音,燈火一直亮到深夜。 曠野上邊防報警的烽火已經熄滅,離開了家鄕,心中生出像鶴怨一般的思鄕之情。 沒有遇到在南浦送別的客人,衹有那碧綠的芳草遠遠地飽含著情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佳節時作者在贛州城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描寫皎月和春晴,烘托出節日的氛圍,同時點明了地點。頷聯描繪了閙市中的熱閙景象,琯弦之聲和徹夜的燈火展現了元宵的歡樂。頸聯則從熱閙轉曏寂靜,野外的烽火熄滅,而作者的思鄕之情卻油然而生,形成了一種對比。尾聯中作者沒有遇到南浦送客的情景,唯有碧草似乎蘊含著深情,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之感。整首詩既展現了元宵的熱閙,又表達了作者的思鄕之情,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