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曠伯逵登揭氏山雨亭觀石上虞太史刻字退池上觀魚而歸

· 劉崧
太史文章漢魏初,碧苔深護九霞書。 閒來倚石看雲月,直恐神光貫紫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史:官名,史官之長。這裏指的是石上虞太史。
  • 九霞書:一種道家的神祕書籍,象徵着高深的學問或神祕的文化。(「霞」讀音:xiá)
  • 紫虛:天空,道家稱天空爲紫虛。

翻譯

石上虞太史的文章有着漢朝和魏朝初期的風格,碧綠的苔蘚深深守護着那如九霞書般的刻字。閒暇時依靠着石頭觀看雲朵和明月,簡直擔心那神聖的光芒會貫穿天空。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揭氏山雨亭中太史刻字的神祕和周圍環境的寧靜,營造出一種深邃而幽遠的意境。詩的前兩句強調了太史文章的古老風格和刻字被苔蘚保護的景象,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神祕感。後兩句則通過描寫詩人倚石看雲月的情景,以及對神光貫紫虛的想象,進一步烘托出此地的空靈和超凡脫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