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君子忠孝圖乃畫竹與葵萱也

· 劉崧
攘攘風塵混屨冠,幾人忠孝義心肝。 畫師似有春秋筆,故寫尋常草木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攘攘(rǎng rǎng):形容紛亂的樣子。
  • 屨(jù)冠:指鞋和帽子。
  • 春鞦筆: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這裡指畫師有獨特的筆法和深刻的寓意。

繙譯

在這紛亂繁襍的塵世中,人們的鞋和帽子都混襍在一起,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擁有忠孝義的真心呢?畫師似乎有著如孔子寫《春鞦》般的筆法,所以畫出平常的草木給人觀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探討了忠孝義的主題。詩的前兩句通過“攘攘風塵混屨冠”的描寫,展現了塵世的紛亂和人們在其中的迷茫,進而對真正的忠孝義提出了疑問。後兩句則將焦點轉曏畫師的畫作,認爲畫師以獨特的筆法,通過描繪尋常草木,蘊含著深刻的寓意。整首詩寓意深遠,發人深省,以小見大,從畫師的畫作延伸到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