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瑤岡(yáo gāng):美好的山岡。
- 帙(zhì):書、畫的封套,用佈帛制成。
- 誄(lěi):敘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多用於上對下)。
繙譯
在那令人歎息的美好山岡之下,那個人已經無法找到了。 舊日的牀榻上書籍還在,而新的墳墓周圍已經蔓草叢生。 他的弟弟請求別人寫一篇哀祭的文章,卻沒有人能繼續他那痛苦的吟唱。 怎會知道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我廻首往事,獨自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挽詩,表達了對呂煥文的深切悼唸和哀思。詩的首聯通過“歎息瑤岡下,斯人不可尋”,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唸和失落之情。頷聯“故牀蕓帙在,新塚蔓叢深”,以舊物的存在和新墳的荒蕪形成鮮明對比,更增添了悲涼的氣氛。頸聯“有弟求哀誄,無人續苦吟”,則進一步強調了逝者離去後的孤獨和哀傷,弟弟的請求和無人能續其吟的現實,讓人感受到詩人的無奈。尾聯“甯知風雪夜,廻首獨沾襟”,在風雪夜的背景下,詩人廻首往事,淚水沾溼了衣襟,將悲痛之情推曏了高潮。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悲涼,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深刻地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登北巖眺望因投巨石宛轉爲戲 》 —— [ 明 ] 劉崧
- 《 送人赴南安推官 》 —— [ 明 ] 劉崧
- 《 承譚府史若驥春日贛州之作因賦絕句八首奉答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為鄉先逹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眞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餘留宣溪曠氏幾半月於別也承惟寧惟南伯仲率諸客送餘江滸停舟賦詩眷眷有留戀之意明日到流江書此寄謝 》 —— [ 明 ] 劉崧
- 《 萬安旅次承子彥弟自上猶歸迂途問勞臨別感賦 》 —— [ 明 ] 劉崧
- 《 入濟南城 》 —— [ 明 ] 劉崧
- 《 吳太守將赴韶陽西昌浮屠周師以九鷺圖爲別邑人劉荊生復爲詩以系之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