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四首寄呈李子翀鄧子益

· 劉崧
將軍屯戍落秋風,客子離思逐暮鴻。 書劍遠投煙瘴外,鼓笳悽斷月明中。 野猿引子溪藤綠,山麝眠香石竹紅。 涼氣蕭森盤兩峽,直愁華露隕高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屯戍(tún shù):駐防。
  • 客子:離家在外的人。
  • (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 山麝(shān shè):一種哺乳動物,形狀像鹿而小,無角,前腿短,後腿長,善於跳躍,尾巴短,毛黑褐色或灰褐色。雄麝的臍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
  • 蕭森:形容草木凋零衰敗,也形容淒涼陰森。
  • 華露:露水。

翻譯

將軍在秋風中駐守邊疆,離家的人離愁別緒隨着傍晚的鴻雁遠去。 帶着書劍遠行到充滿煙瘴的邊遠之地,悲涼的鼓笳聲在明月中悽慘地中斷。 野猿引領着人在綠色的溪藤間穿行,山麝在散發着香氣的石竹花旁沉睡,石竹花開得紅豔。 寒涼的氣息瀰漫在兩邊的峽谷中,讓人直接擔憂秋露會使高大的楓樹凋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景象以及人們的情感。詩中通過「將軍屯戍」「客子離思」展現了邊疆的守備情況和人們的思鄉之情。「書劍遠投煙瘴外,鼓笳悽斷月明中」描繪了戍邊生活的艱苦和悲涼。「野猿引子溪藤綠,山麝眠香石竹紅」則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邊疆的自然風光,給人以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感覺。最後「涼氣蕭森盤兩峽,直愁華露隕高楓」表達了對秋景的擔憂,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將邊疆的景色、戍邊者的心情以及對時光的感慨融爲一體,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