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丁男:成年男子。
- 籍(jí):名冊。
- 屯:軍隊駐守,這裏指重新安排軍隊駐守的地方。
翻譯
成年男子在戰爭中戰死了,但名字還登記在名冊上,主將呼喊着死者的名字,重新安排人員去駐守營地。頭髮已經花白、體力精力都已耗盡的老兵,卻還被命令跟隨同伴去守衛營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老兵的悲慘境遇。詩中通過「丁男戰死籍名存」表現了戰爭的慘烈,人們雖然戰死,但名字仍在冊上,反映了生命的消逝與名冊的冰冷對比。「主將呼名更點屯」則突出了主將的冷漠和無情,他們只關注戰事的安排,對士兵的生命缺乏尊重。「白髮滿頭筋力盡,卻教隨伴守營門」形象地刻畫了老兵的疲憊和無奈,他們已經年老力衰,卻仍要承擔守衛的任務,體現了他們的悲慘命運。整首詩以冷峻的筆觸,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對老兵的同情。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題墨梅奉寄子韶歐陽御史 》 —— [ 明 ] 劉崧
- 《 今日行二月十四日賦 》 —— [ 明 ] 劉崧
- 《 寄贈印山黃巡檢進賢 》 —— [ 明 ] 劉崧
- 《 和答陳宜山居寄示四首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風寒翠筱娟娟淨 》 —— [ 明 ] 劉崧
- 《 暮歸至江口無舟投宿洲上田家 》 —— [ 明 ] 劉崧
- 《 五嶽道士攜至故人樑仲聞詩因和奉答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