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仲慈叔慈兄弟應選入都
註釋
- 踰(yú):同「逾」,超過。
- 璠璵(fán yú):美玉,比喻美德或品德高潔的人。
-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繮繩。
- 奕世:累世,代代。
- 擅:專長,長(cháng )於。
- 陟(zhì):晉升,進用。
- 倜儻(tì tǎng):灑脫,不拘束。
- 璞(pú):未雕琢過的玉石,喻人的天真狀態,質樸。
- 暌離(kuí lí):別離,分離。
- 軒:古代一種有圍棚或帷幕的車。
- 側席:指謙恭以待賢良。
翻譯
你們看那南海的翡翠閃耀着五彩光芒,離開產地後價格增加超過千倍。又看那合浦的一對明珠,進入京城後聲價如同美玉璠璵般貴重。 這些寶物有靈終究會自有其合適的歸屬,時機到來時怎能只守在一個角落呢。偉大啊,陳家的這兩個兒子,如同駿馬奔騰,向着東南奮起。 世代爲官,衣冠楚楚,一代勝過一代,不只是韋家獨自擁有這種美好。他們偉大的父親是尚書公,在朝廷任職二十載,晉升爲司空。 司空的次子在廣文館,登上講壇,樹立旗幟,被稱讚爲宗師。廣文的四個兒子都是賢能的後代,二龍三鳳相繼出現。 老大和老二的文章很早就嶄露頭角,他們叱吒風雲,正是年輕有爲之時。老三灑脫不凡,有仙人之才,老四技藝精進,有着百步穿楊的身手。 他們題詩簡直能使鬼神哭泣,用筆如飛,筆勢矯健如龍蛇遊走。老二和老三在文學上的成就很大,陸雲陸機都不敢與他們爭名。 他們的父親確實能夠將才能傳給兒子,爲何這對兄弟能夠同樣優秀呢。回憶起和二位兄弟交往並不淺薄,無奈在這塵世中,我如懷抱璞玉般無奈哭泣。 相互憐惜,有贈送和酬答的篇章,優美的詩篇像白雪一樣,堆滿了高閣。過去在故鄉多次相互等待,今日在河橋邊折下柳枝送別。 斟上美酒爲你踐行,願你奔赴遠方的道路,大丈夫怎能貪戀短暫的離別呢。這次出行,到天子臨朝的日子,選拔謀士的時候,新的東閣之期也將開啓。 文章之才如雲彩般繁盛,從容地唱和着柏梁詩。你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獻上作品也會有像狗監一樣的人知曉。 漢朝廷正謙恭地等待賢良,怎能感嘆不能同時被重用呢。此時在御苑北邊賞花,名聲在京城中廣泛傳播。 在人間得到機遇並非難事,我們的道路應當會讓我們如虎添翼。在分別的路口爲你唱這首歌,越國的樹木、燕國的雲彩,處處都是碧綠的景色。
賞析
這首詩是歐必元爲陳仲慈、叔慈兄弟應選入都而作,充滿了對他們的讚美和祝福。詩中用南海翡翠和合浦明珠來比喻陳氏兄弟,強調他們的才華和價值,一經展示,必將大放異彩。接着描述了陳家的家世和兄弟倆的傑出才能,以及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和遠大前程。詩中還回憶了作者與陳氏兄弟的深厚情誼,以及在分別之際的不捨和祝福。最後,表達了對他們在京城能夠獲得機遇、施展才華的信心,同時也展現了作者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氣勢恢宏,語言優美,用典貼切,既體現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又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歐必元
歐必元的其他作品
- 《 送王君謨還匡廬 其三 》 —— [ 明 ] 歐必元
- 《 將進酒效鲍明遠十首 其八 》 —— [ 明 ] 歐必元
- 《 程陳二參戎招同倪郡丞翁水部朱季美飲崧臺分賦得雲字 》 —— [ 明 ] 歐必元
- 《 寶劍篇贈張明府端孟兼乞序小草 》 —— [ 明 ] 歐必元
- 《 雜詩十九首 》 —— [ 明 ] 歐必元
- 《 題冊中四畫送方比部之金陵 其四 春隂桃李 》 —— [ 明 ] 歐必元
- 《 入循州哭葉六敬亭 》 —— [ 明 ] 歐必元
- 《 送周僉憲老師入賀 》 —— [ 明 ] 歐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