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

· 劉崧
到處草離離,重城秋暮時。 荒園交兔徑,殘屋帶荊籬。 自倚城如鐵,誰憐命若絲。 誅求方未已,富庶定何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觸目(chù mù):目光所及。
  • 離離(lí lí):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重城(zhòng chéng):指高城。
  • 兔徑(tù jìng):指野兔出沒的小路。
  • 荊籬(jīng lí):用荊棘編成的籬笆。
  • 誅求(zhū qiú):強制索取。

翻譯

目光所及之處,到處是繁茂的草木。此時正值深秋傍晚,處在高城之中。荒蕪的園子中有野兔出沒的小路,殘破的房屋帶着荊棘編成的籬笆。自己倚靠着堅固如鐵的城牆,可誰又憐憫生命如絲般脆弱呢?強制索取的情況還未停止,富裕繁盛的日子不知何時纔會到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深秋暮時的景象,展現了當時社會的荒涼和人民的苦難。詩中「到處草離離」描繪了草木茂盛但卻荒蕪的景象,「重城秋暮時」點明瞭時間和地點,增添了一種蕭瑟的氛圍。「荒園交兔徑,殘屋帶荊籬」進一步刻畫了荒涼的場景,暗示了人們生活的困苦。「自倚城如鐵,誰憐命若絲」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擔憂和對百姓苦難的同情,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冷漠和不公。最後「誅求方未已,富庶定何期」則揭示了統治者的苛刻剝削,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悲涼,語言質樸,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