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厓門(yá mén):山名,在今廣東新會南。
- 侵天:形容山勢高聳,直插天際。
- 遺蹤:指前人留下的蹤跡。
- 雲樹:雲和樹。
- 宮扇影:指皇宮中的扇子的影子,這裏借指宋朝的宮廷景象。
- 海氛:海上的霧氣。
- 御爐煙:宮廷裏香爐中升起的煙,也是象徵宮廷的景象。
- 珠襦(zhū rú):古代帝、後及貴族的殮服。
- 翠華: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爲飾的旗幟或車蓋,代指皇帝。
翻譯
厓門山勢陡峭,近乎直插天際,這亡國的遺蹟讓人倍感可憐。 雲霧繚繞的樹木彷彿還映照着宮中的扇影,海上的霧氣好似宮廷裏的爐煙。 珍貴的殮服埋沒在空寂的山裏,華麗的宮殿在流逝的水前變得荒涼。 自從皇帝的儀仗流落之後,至今陵墓旁的樹木上還有杜鵑哀怨啼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厓山的險峻和亡國遺蹟的淒涼,抒發了作者對宋朝滅亡的悲哀和感慨。詩中用「雲樹尚疑宮扇影,海氛猶似御爐煙」這樣的詩句,藉助想象中的宮廷景象,烘托出昔日的輝煌與如今的荒涼形成的強烈對比,增強了歷史的滄桑感。「珠襦埋沒空山裏,玉殿荒涼逝水前」則具體地描述了珍貴之物的埋沒和宮殿的荒涼,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悲哀的氛圍。最後,「一自翠華流落後,至今陵木怨啼鵑」以杜鵑的哀怨啼鳴象徵着對歷史的悲痛和對過去的懷念。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讓人對歷史的興衰有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