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所國錄山齋書所見

· 劉崧
野水生蝌蚪,沉浮自可憐。 誤疑渾墨汁,點點散尖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蝌蚪(kē dǒu):蛙或蟾蜍的幼體,黑色,橢圓形,像小魚,有鰓和尾巴。生活在水中,用尾巴運動,逐漸發育生出後肢、前肢,尾巴逐漸變短而消失,最後變成蛙或蟾蜍。

翻譯

野外的水中生長着蝌蚪,它們上下沉浮的樣子實在惹人憐愛。讓人誤以爲那是一團團的墨汁,它們分散着,形成一個個尖尖圓圓的形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野外水中蝌蚪的形態。詩的前兩句「野水生蝌蚪,沉浮自可憐」,生動地表現了蝌蚪在水中的自然狀態,同時「可憐」一詞傳達出詩人對蝌蚪的喜愛之情。後兩句「誤疑渾墨汁,點點散尖圓」,則從視覺角度進行描寫,將蝌蚪黑色的身體比喻成墨汁,形象地寫出了蝌蚪的顏色和形狀特點。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通過對蝌蚪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與趣味。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