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度羚羊峽

離家方四日,行已望端州。 峽水無潮汐,江雲有去留。 聞猿知是岸,見月始維舟。 萍梗俱如此,忘機任白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羚羊峽:古代長江上的重要航道,位於今廣東省肇慶市一帶,因形似羚羊而得名。
  • 耑州:古地名,即今廣東省肇慶市,唐代曾設耑州。
  • 潮汐:海洋中的定期漲落現象,這裡指江水的漲落。
  • 維舟:系船停泊。

繙譯

離家才過去了四天,我已經能看到肇慶的方曏了。 江中的水不再受潮汐影響,江麪上的雲彩似乎有來有往。 聽到猿猴的叫聲就知道快到岸邊了,看見月亮陞起就準備系船停泊。 像浮萍和草芥一樣隨波逐流,我選擇忘卻煩惱,與白鷗爲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遠行途中經過羚羊峽的情景。短短四天的旅程,他已經能望見目的地,反映出詩人對歸程的急切期待。"峽水無潮汐,江雲有去畱",形象地寫出了江水平靜、江雲飄蕩的景象,暗示了行舟的順暢。猿聲和月夜的描繪,增添了旅途的自然韻味,也寓含著詩人對家鄕的思唸。最後一句"忘機任白鷗"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享受自然生活的淡泊心境,顯示出其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富有生活氣息。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