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琯(guǎn):古代玉製的律管,用以候氣。
- 葭(jiā):初生的蘆葦。
- 昆季:兄弟。長爲昆,幼爲季。
- 震司:古人以八卦中的「震」卦象徵東方和春天,主管春天的神靈。
- 木德:古代以五行相生相剋來解釋季節的變化,春屬木,稱木德。
- 三陽泰:冬去春來,陰氣漸消,陽氣始生,稱三陽開泰。
- 律協:協調音律。
- 條風:東風。
- 鸞輅(lù):天子所乘之車。
- 御苑:帝王的花園。
- 燕釵:舊時婦女別在髮髻上的一種燕子形的釵。
- 宮醅(pēi):宮廷所釀的美酒。
- 文園:指文人的園囿,這裏借指文人。
翻譯
玉製的律管中吹奏葭灰,以測節氣,現在葭灰已經應時飛動。親手斜着裁剪春帖並寫上字。東方之神主宰着木德,現在已是三陽開泰的美好時節,春風協調着音律,天地間的氣息也隨之一轉。回憶起曾經陪着天子乘車前往御苑,頭上的燕釵曾是宮廷賞賜,還有那宮廷美酒。我這個文人因多病而早早迴歸田園,在東風中看着自己兩鬢的影子,觀賞着野外的梅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和詩人的感慨。詩的開頭通過「玉琯吹葭已應灰」點明立春的到來,接着描述了寫春帖的情景,烘托出節日的氣氛。「震司木德三陽泰,律協條風一氣回」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化。後面兩句回憶往昔在宮廷的生活,與現在因病歸田的處境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狀的無奈。最後一句「鬢影東風看野梅」,以景結情,詩人在東風中觀賞野梅,畫面富有意境,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立春時節的描寫和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