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稚謨攜其長公緝倩過訪村居夜飲於貽安堂有贈
乘風蘭棹泛滄波,溪上懷人屢見過。
兩世通家聯父子,百年交誼託絲蘿。
登樓莫問悲秋賦,秉燭何妨達曙歌。
麈尾尊前君自見,玄談誰較阿戎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棹(zhào):船的美稱。
- 絲蘿:菟絲和女蘿,常用來比喻男女之間的關係。
- 麈(zhǔ)尾:魏晉清談家經常用來拂穢清暑,顯示身份的一種道具。
- 阿戎:指堂弟,此詩中借指馮稚謨的兒子馮緝倩。
翻譯
乘着風,駕着船在滄波上前行,在溪邊懷念友人,屢次前去拜訪。 兩代人都有通家之好,聯結着父輩和子輩,百年的情誼依託着如絲蘿般的關係。 登上高樓不要去想那悲秋的賦文,拿着蠟燭何妨徹夜唱歌。 在酒樽前你自然能看到麈尾,論起玄談來,誰比阿戎說的更多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歐必元爲記錄馮稚謨攜其子馮緝倩來訪並夜飲之事而作。詩中首聯描繪了友人乘船來訪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頷聯講述了兩家世代交好,情誼深厚。頸聯則體現出一種豁達的心境,不去憂愁悲秋,而是盡情享受當下,秉燭達曙歌唱。尾聯通過麈尾這一道具,以及對玄談的描述,展現出夜飲時的愉快氛圍和衆人的風雅之態。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歡樂時光的享受。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
歐必元的其他作品
- 《 族叔孚伯以諸生請老七十餘得賜爵一級 》 —— [ 明 ] 歐必元
- 《 採蓮曲 》 —— [ 明 ] 歐必元
- 《 浴日亭眺望 》 —— [ 明 ] 歐必元
- 《 周憲副先生入賀因上疏將其太夫人歸養會稽遙有此寄 》 —— [ 明 ] 歐必元
- 《 夏日同盧元明黎縝之飲唐寅仲先生青門 》 —— [ 明 ] 歐必元
- 《 學士蕭老師招陳明府道見劉文學章甫朱孝廉瑞徵游對江九蓮庵分賦 其二 》 —— [ 明 ] 歐必元
- 《 送劉季德應選北上十二首 》 —— [ 明 ] 歐必元
- 《 哭劉道子十絕 》 —— [ 明 ] 歐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