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兵亂吾州文廟祭器樂器散逸無遺

· 劉崧
百年禮樂化齊民,孔廟彬彬器數陳。 籩豆飄零鐘磬毀,逾河蹈海更無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籩(biān)豆: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的兩種器具。
  • 鐘磬(qìng):古代兩種重要的打擊樂器。

翻譯

上百年的禮樂教化着百姓,孔廟中衆多的祭器和樂器整齊陳列。然而如今籩豆等祭器四處散落,鐘磬等樂器遭到毀壞,再也沒有人能像孔子的弟子們那樣爲了傳承文化,不懼艱難險阻(文中用「逾河蹈海」來形容這種精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兵亂後文廟的慘狀,抒發了作者對文化傳承遭受破壞的悲痛和憂慮。詩的前兩句通過「百年禮樂」「孔廟彬彬器數陳」,展現了以往文廟的莊嚴和文化的昌盛,與後兩句中祭器樂器的散逸毀壞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詩歌的悲劇感。「逾河蹈海更無人」一句,表達了對那種爲文化傳承不惜付出的精神的懷念和對當下狀況的無奈,給人以深沉的思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