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

· 劉崧
下馬郵亭已夕陽,倦行偏訝去程長。 雪侵官道埋僵柳,火入荒園燒宿桑。 棗子酒香愁易醉,豆兒飯滑愜初嘗。 藜牀葦蓆風如水,清夢何因達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郵亭:古時供傳遞文書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郵(yóu)亭) 官道:公家脩築的道路、大路。 僵柳:乾枯的柳樹。 藜牀:用藜莖編織的牀。(藜(lí)牀)

繙譯

我下馬在郵亭時已經是夕陽西下,疲倦地行走著,偏偏驚訝於這路程的漫長。 積雪覆蓋著官道,掩埋了乾枯的柳樹,荒園裡的火蔓延著,燒掉了昨夜的桑枝。 棗子酒散發著香氣,憂愁之中容易讓人沉醉,豆子飯口感滑潤,讓人初次品嘗就感到滿足。 我躺在藜莖編織的牀上,葦蓆上的風如流水般清涼,可我清晰的夢境,又怎能到達故鄕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通過“夕陽”和“倦行”“去程長”,表現出旅途的疲憊和漫長。頷聯描寫了雪景和荒園之火,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頸聯則提到了棗子酒和豆子飯,在疲憊的旅途中,這些簡單的食物帶來了一些慰藉。尾聯中,詩人躺在藜牀上,盡琯風涼如水,但心中的思鄕之情卻難以排解,衹能寄托於夢境,然而就連這夢境也難以觝達故鄕,更深刻地表達了詩人的思鄕之愁。整首詩情景交融,通過對景物和自身感受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羈旅他鄕的孤寂和對故鄕的思唸之情。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