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舟中夜聞吳歌戲作二絕

· 劉崧
淮安城下霜月明,淮河船上唱歌聲。 誰遣此歌今夜唱,聲聲卻是怨郎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安:今江蘇省淮安市。
  • (qiǎn):使,讓。
  • 郎行(láng háng):指丈夫出行。

翻譯

在淮安城下,秋霜與明月相互映照,淮河的船上傳來陣陣歌聲。是誰讓這歌聲在今夜唱起,每一聲卻都是在埋怨丈夫的出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明月照耀下的淮安城,淮河船上的歌聲悠悠傳來。詩中的場景描寫簡潔而生動,「霜月明」營造出清冷的氛圍,「唱歌聲」則打破了夜晚的寂靜。後兩句通過歌聲表達了女子對丈夫出行的埋怨,情感真摯而深沉。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思念和哀怨,具有濃郁的情感色彩。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