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黃尊元隱居

羊城一別六年曾,尺素難將雁足憑。 白髮故人今聚首,青山到處喜同登。 沿階過雨滋蘭砌,繞屋經時長蔓藤。 莫笑盤中饒苜蓿,尊前還送酒如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羊城:廣州的別稱。(“羊”讀音:yáng)
  • 尺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古人多用以寫信或文章,後泛指小幅紙張。(“素”讀音:sù)
  • 雁足:指書信。
  • 苜蓿(“苜”讀音:mù,“蓿”讀音:xu):苜蓿是一種植物,這裡指菜肴比較簡單。
  • (“澠”讀音:shéng):古水名,這裡指酒多的樣子。

繙譯

在廣州分別已經六年了,難以憑借書信來傳遞思唸。如今白發的老朋友相聚在一起,高興地一同登上青山各処。沿著台堦走過,雨水滋潤著長有蘭花的台堦,屋子周圍長時間生長著蔓延的藤條。不要嘲笑磐子裡衹有簡單的苜蓿,酒盃前還送來了如澠河之水般多的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老友重逢的情景。首聯表達了與友人分別時間之長,通信之難。頷聯則寫了老友相聚的喜悅以及一同登山的快意。頸聯描寫了周圍的環境,雨後的蘭砌和蔓藤,增添了一份清幽的氛圍。尾聯則以幽默的筆調,說不要嫌棄磐中菜肴簡單,因爲還有美酒相陪,表現出老友相聚時的歡快和不拘泥於物質的情誼。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流暢,通過對環境和情景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感情。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