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元

空華無意問芳魂,帶雨朝來覺淚痕。 綠葉影垂迎綠袖,黃鸝啼處怨黃昏。 章臺尚想風前舞,帝裏難攜若下尊。 幽豔竟同流水去,一年芳草閉閒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芳魂:美人的魂魄,這裏指美好的生命或美好的事物。
  • 帶雨:帶着雨水。
  • 綠袖:綠色的衣袖,這裏借指女子。
  • 黃鸝:鳥名,鳴聲悅耳。
  • 章臺:漢時長安街名,後多用來代指歌樓妓館。(章,zhāng)
  • 帝裏:京城。
  • 若下尊:若下酒,古代酒名。(若,ruò)
  • 幽豔:幽靜豔麗的景色或花朵。

翻譯

無意去詢問美好的生命,早晨帶着雨水到來,彷彿帶着淚痕。綠葉的影子垂落,像是迎接綠衣女子,黃鸝啼叫的地方,讓人在黃昏時分心生哀怨。還想着在章臺風中起舞的情景,在京城難以攜帶若下酒盡情歡樂。幽靜豔麗的景色如同流水般消逝,一年之中芳草萋萋,關閉了這扇閒置的門。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憂傷的筆調描繪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時光的流逝。詩的首聯通過「空華」「帶雨」「淚痕」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頷聯中綠葉與綠袖、黃鸝與黃昏的對比,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哀怨的情感。頸聯提到章臺的舞和帝裏的酒,暗示了曾經的歡樂和如今的無奈。尾聯以幽豔的流水和緊閉的閒門作結,表達了對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悽美,用詞精妙,通過自然景象和情感的交融,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過去的懷念。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