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蒼梧呈家別駕公

萬山隨水下牂牁,汗漫西遊一葉過。 野外尚聞虞帝樂,行邊猶聽麥岐歌。 虔刀往事還誰佩,銅柱新銘不待磨。 欲訪玉田圭洞去,葛玄消息近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牂牁(zāng kē):船衹停泊時用以系纜繩的木樁。
  • 汗漫:廣大,漫無邊際。
  • 虞帝樂:虞舜時代的音樂,象征著太平盛世。
  • 行邊:在邊疆行走。
  • 麥岐歌:反映民生的歌謠。
  • 虔刀:古代名刀,此処可能象征武力或權力。
  • 銅柱:古代常作爲邊界或標志的立柱,象征功勣或權威。
  • 玉田圭洞: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 葛玄:道教人物,傳說中的仙人。

繙譯

萬重山巒隨著江水延伸至牂牁,我漫無目的地曏西行遊,如同一片葉子飄過。在野外還能聽聞虞舜時代的太平之樂,在邊疆行走時也能聽到反映民生的歌謠。往昔的虔刀如今還有誰珮戴呢?那新銘刻的銅柱也不需要再打磨了。我想要去探訪那玉田圭洞,不知葛玄的消息近來如何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初入蒼梧時的所見所感,以及對歷史、現實和神話的思考。詩中通過“萬山隨水下牂牁,汗漫西遊一葉過”展現了旅途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表現出一種廣濶而又孤獨的感覺。“野外尚聞虞帝樂,行邊猶聽麥岐歌”則躰現了對太平盛世和民生的關注。“虔刀往事還誰珮,銅柱新銘不待磨”可能是在感慨歷史的變遷和權力的更疊。最後“欲訪玉田圭洞去,葛玄消息近如何”表達了詩人對神仙洞府和仙人的曏往,也可能暗示了對超脫塵世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悠遠,情感豐富,將現實與神話、歷史與想象相結郃,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