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聞嘉祚魯望兩弟獲雋消息

年來江海上,日望故園心。 別後無書札,風前聞好音。 壎篪知汝和,桃李傍春陰。 欲寄池塘句,先成夢裏吟。 謝家羣從宴,何日醉東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梧:這裏作爲詩人以地代指自己,或爲一處具體地名,需根據詩人背景具體分析,此處可理解爲詩人身處之地。
  • 嘉祚:美好的福祚。
  • 魯望:可能是詩人弟弟的名字。
  • 獲雋:獲得考中。(「雋」讀音爲「jùn」)
  • 書札:書信。
  • 風前聞好音:在風前聽到了好消息。
  • 壎篪(xūn chí):兩種樂器名,比喻兄弟和睦。
  • 羣從:指堂兄弟及侄子輩。

翻譯

這些年我在江湖上漂泊,每天都盼望着回到故鄉。分別之後沒有書信往來,在風前卻聽到了好消息,得知魯望兩弟考中了。我知道你們兄弟和睦,如壎篪相和,就像桃李在春天的樹陰旁生長。我想要寄去像謝靈運在池塘邊寫的那種優美詩句,卻先在夢裏吟誦出來。不知什麼時候,謝氏一族的兄弟們能一起宴飲,在東林那裏盡情醉酒暢飲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弟弟們考中喜訊的喜悅之情。首聯「年來江海上,日望故園心」,直接表達了詩人身處他鄉,對故鄉的殷切期盼。頷聯「別後無書札,風前聞好音」,在沒有書信聯繫的情況下,突然聽到弟弟們考中的好消息,那種喜悅躍然紙上。頸聯「壎篪知汝和,桃李傍春陰」,用「壎篪」來比喻弟弟們的和睦,又以「桃李傍春陰」來形容他們的美好前景,充滿了祝福。尾聯「謝家羣從宴,何日醉東林」,則表達了詩人對兄弟團聚、共同歡樂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各種情景的描繪,將詩人的複雜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