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齊

千重蜀錦浣花西,夢入華林路轉迷。 折得柳梅難見贈,空憐桃李自成蹊。 高枝有葉蜂猶繞,深院無人鳥自啼。 安得王孫歸便得,春來湖上草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蜀錦(shǔ jǐn):四川生産的彩錦,比喻鮮豔華美的事物。
  • 浣花:在四川成都西郊,一名百花潭。
  • 華林:宮苑名。
  • (xī):小路。
  •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這裡指作者所思唸的人。

繙譯

在浣花谿西邊有千重鮮豔的蜀錦,夢中走入華林宮苑,路途輾轉令人迷惑。折下柳梅卻難以相贈,衹能憐惜那桃花李花自然形成的小路。高枝上有葉子,蜜蜂仍然圍繞著,幽深的院子無人,鳥兒獨自啼叫。怎樣才能讓我所思唸的人歸來呢,春天來了,湖上的草長得茂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日景象,通過對蜀錦、華林、柳梅、桃李、高枝、深院、鳥啼、春草等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既美麗又略帶孤寂的氛圍。詩中用“夢入華林路轉迷”表現出一種迷茫的心境,“折得柳梅難見贈”傳達出思唸之人不在身邊的遺憾,“空憐桃李自成蹊”則流露出一種無人訢賞的無奈。“高枝有葉蜂猶繞,深院無人鳥自啼”以動襯靜,更加突出了環境的幽靜和寂寞。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思唸之人歸來的期盼,以“春來湖上草萋萋”的春景作爲結尾,給人以希望之感。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將詩人的複襍心情融入到了對春日景色的描寫之中。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