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隆寺齋居次韻簡何中舍仲默

古寺來春夕,溶溶月滿亭。 忽聞歌白雪,獨坐嘆晨星。 蠟炬生花赤,沉煙作縷青。 故人妨促席,腸斷暮雲停。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溶溶:形容月光寬廣明亮的樣子。(讀作「róng róng」)
  • 白雪:古代楚國的一種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後泛指高雅的樂曲或詩歌。
  • 蠟炬:蠟燭。
  • 沉煙:指點燃的沉香。

翻譯

春天的傍晚來到這古老的寺院,寬廣明亮的月光灑滿了亭子。忽然聽到有人唱着高雅的樂曲,我獨自坐着感嘆如晨星般稀少的友人。蠟燭的花朵綻放出紅色的光芒,點燃的沉香冒出縷縷青煙。想到被友人妨礙而不能與之暢快地相聚,我的心腸就像傍晚停留的雲彩般愁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大興隆寺齋居時的情景和心境。詩的首聯通過「古寺」「春夕」「溶溶月」「滿亭」等詞語,營造出一種寧靜、悠遠的氛圍。頷聯中「忽聞歌白雪」表現出高雅的藝術氛圍,而「獨坐嘆晨星」則透露出作者的孤獨和對友人的思念。頸聯對蠟燭和沉香的描寫,進一步烘托了環境的寧靜。尾聯「故人妨促席,腸斷暮雲停」表達了作者因不能與友人暢快相聚而產生的愁苦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