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林散人爲嚴處士賦

散木豈無用,散人何可羈。 樹來廣莫野,看到逍遙時。 朝市甘拋棄,煙霞足護持。 高風千載上,誰嗣考槃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ū):臭椿樹,木材不好,喻無用之材。
  • 散木:無用之木。
  • 散人:不爲世用的人;閒散自在的人。
  • (jī):束縛。
  • 廣莫野:廣漠的曠野。
  • 朝市:朝廷和集市,泛指名利之場。
  • 煙霞:泛指山水、山林。
  • (sì):接續,繼承。
  • 考槃(pán):《詩經·衛風》中的篇名,描寫一位在山澗結廬獨居的隱士自得其樂的意趣。

翻譯

無用的樹木難道就沒有用處嗎?閒散自在的人又怎能被束縛呢?在廣漠的曠野上栽下樹木,看到它們自在生長的樣子。甘願拋棄朝廷和集市的名利,只有山水、山林足以守護自己的內心。這種高尚的風範流傳千百年,誰能繼承那首《考槃》詩中隱士的志趣呢?

賞析

這首詩以樗木和散人起興,表達了對不爲世用、追求自由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人認爲無用之木亦有其存在的價值,正如散人雖不爲世俗所容,卻能享受逍遙自在的生活。詩中提到主人公甘願拋棄名利場,寄情于山水之間,守護自己的內心寧靜。最後,詩人感慨這種高風亮節的風範流傳千載,喚起人們對隱士生活的嚮往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詩意境悠遠,富有哲理,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超凡脫俗生活的讚美和追求。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