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仁兄:作者的兄弟,名字叫仲仁。
- 韓曹二長官:姓韓和姓曹的兩位官員。
- 勞:這裏指費心、費力。
- 讀杜:閱讀杜甫的詩作。
- 逢韓:這裏的「韓」應指如韓愈般有才華的人,「逢韓」表示遇到有才華之人。
- 白雪:古代楚國的一種高雅的樂曲,這裏借指高雅的詩文。
- 青氈(zhān):原本是青色毛毯,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來比喻士人故家舊物或珍貴之物,也指清寒貧困的生活。這裏或可理解爲士人的身份和地位。
- 祖道:古代爲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
- 斝(jiǎ):古代青銅製的酒器。
- 泮水: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形狀如半月,這裏借指學宮或學校。
- 賡酬(gēng chóu):用詩歌與人相贈答。
翻譯
想起弟弟看雲時費心閱讀杜甫的詩作,今日高興能結識如韓愈般有才華的人。 高聲歌唱,以千金相贈高雅的詩文,能增加作爲士人十載爲官的分量。 在送別時夕陽下舉行祖道之禮,催促着人們舉起酒器告別,滁州南山的景色簇擁着遠行的馬鞍。 遠遠地知曉在學宮裏能從容自在,幾次用詩歌相互贈答,興致還沒有減退。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給仲仁兄的,詩中既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念和對其閱讀杜甫詩作的提及,又表達了對結識有才華之人的欣喜。同時,描述了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對學宮生活的想象。詩中運用了一些典故和意象,如「讀杜」「逢韓」「白雪」「青氈」「祖道」「滁南山色」「泮水」「賡酬」等,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韻味。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各種場景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友情、學識的重視。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
潘希曾的其他作品
- 《 歸途得家兄書 》 —— [ 明 ] 潘希曾
- 《 澧州次李僉憲士脩韻二首 》 —— [ 明 ] 潘希曾
- 《 題鐘太守邦臣誥敕謄黃卷 》 —— [ 明 ] 潘希曾
- 《 湘東曾生隨兄山海關俄歸省親贈此 》 —— [ 明 ] 潘希曾
- 《 次韻酬謝內翰以中仍期枉顧 》 —— [ 明 ] 潘希曾
- 《 龍泉寺尋梅次曹霜厓韻 》 —— [ 明 ] 潘希曾
- 《 遣興 》 —— [ 明 ] 潘希曾
- 《 至後一日枕上作 》 —— [ 明 ] 潘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