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毿毿(sān sān):形容枝葉細長的樣子。
翻譯
在平坦的沙地上,竹子和樹木在傍晚時分枝葉細長,搖曳多姿,楚國的遊子把船停在靠近峽谷南面的地方。忽然想起微雲飄過,即將有雨落下,滿林的秋色映照在江潭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邊秋景圖。詩的前兩句通過「平沙」「竹樹」「楚客」「峽南」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孤獨的氛圍。後兩句「忽憶微雲將雨過,滿林秋色照江潭」,以「忽憶」轉折,引入對即將到來的雨和滿林秋色的描繪,增添了畫面的動態感和豐富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以及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送蕭子所之九江謁劉太守楚奇 》 —— [ 明 ] 劉崧
- 《 有懷王太守子啓時爲崇慶府往時子啓自廣西赴京與予相見未幾予赴官北平嘗約敘別以病阻未至 》 —— [ 明 ] 劉崧
- 《 憩金雞驛亭 》 —— [ 明 ] 劉崧
- 《 賦別丁文甫之藍田得水字 》 —— [ 明 ] 劉崧
- 《 挽楊子將因亂客袁州後暫還鄉復往寓所而卒 》 —— [ 明 ] 劉崧
- 《 題胡耽橋 》 —— [ 明 ] 劉崧
- 《 十月對菊 》 —— [ 明 ] 劉崧
- 《 送周德剛歸九江並柬其兄仲常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