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一首奉寄孟浩彥弘二友

· 劉崧
縣北諸峯秀不羣,橋南二水劃中分。 寒星夜動蛟龍窟,斜日春明翡翠文。 照眼溪花渾爛漫,呼名山鳥自殷勤。 長懷弔古空多感,荒草離離太史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孟浩彥弘二友:孟、郝兩位友人,其名字分別爲浩、彥弘。
  • 秀不群:秀麗出衆。
  • 蛟龍窟:蛟龍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深邃的水域。(“窟”,讀音:kū)
  • 翡翠文:形容水波像翡翠的紋理。
  • 照眼:耀眼,引人注目。
  • :全,都。
  • 爛漫:色彩鮮麗。
  • 殷勤:熱情周到。
  • 長懷:長期懷有。
  • 吊古:憑吊往古之事。
  • 離離: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太史墳:可能是某位太史(古代官職,負責記載歷史)的墳墓。

繙譯

縣城北麪的諸多山峰秀麗出衆,與衆不同。橋南麪的兩條河水把大地劃分開來。寒冷的夜晚,星星閃爍,那深邃的水域倣彿是蛟龍的居所。夕陽西下的春天裡,水麪明亮,波光粼粼如同翡翠的紋理。耀眼的谿邊花朵全都色彩鮮麗,呼喚名山的鳥兒也顯得格外熱情周到。我長久地心懷憑吊往古之事,心中多有感慨,那荒草叢生之処便是太史的墳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縣城北部山峰、橋南河水以及周邊的自然景象,通過對寒星、斜日、谿花、山鳥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既美麗又帶有一絲荒涼的意境。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懷想和感慨,以太史墳的荒草叢生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歷史情感相結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