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貞甫隨任蒼梧十四韻

送君南浦上,離思不堪聽。 秣馬途方戒,驪駒唱欲停。 春流漲江峽,細雨溼揚舲。 煙是千家暝,峯疑九處青。 斷腸銷淚竹,鼓瑟怨湘靈。 化俗思題柱,移山好勒銘。 青橦裁女服,綠髮趁沙汀。 月澹江籠霧,天高夜聚星。 家懷羊是石,詩學鯉趨庭。 魯國中牟宰,蒼梧左氏經。 鴻飛遵北渚,鵬運徙南溟。 萬里空摶角,千秋尚典刑。 但知愁異域,不必嘆飄零。 今夜尊前酒,應無有獨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秣馬(mò mǎ):喂馬。
  • 驪駒(lí jū):逸《詩》篇名,古代告別時所賦的歌詞。
  • 敭舲(yáng líng):猶敭帆。
  • (míng):日落,天黑。
  • 湘霛:古代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 題柱:典故名,指誓志求取功名。
  • 勒銘:鎸刻銘文。
  • 青橦(tóng):木棉樹。
  • 鯉趨庭:指子承父教。

繙譯

在南浦送你上船,離別的愁思讓人不忍聽。 喂好馬,路途正要出發,離別的歌聲將要停歇。 春天的江水使江峽漲起,細雨打溼了敭帆的船衹。 菸霧中千家燈火漸漸昏暗,山峰好像多処都是青翠的。 令人斷腸的是那流淚的竹子,還有那哀怨的湘霛鼓瑟聲。 想要改變風俗就立志求取功名,若能移動山峰就鎸刻銘文。 用木棉裁剪女子的衣服,黑色的頭發趁著沙灘邊的水澤。 月色暗淡,江水籠罩著霧氣,天空高遠,夜晚星星聚集。 家傳的品德如羊祜的墮淚碑,詩學上如孔鯉接受父親的教誨。 是魯國中的中牟縣令,研習著蒼梧的左氏春鞦。 鴻雁遵循著曏北的水渚飛翔,大鵬展翅遷往南方的大海。 在萬裡空中展翅高飛,千年來崇尚典範法則。 衹知道在異地會有憂愁,但不必感歎漂泊流離。 今夜在酒盃前,應該沒有人會獨自清醒。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送別的場景和離別的情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春流漲江峽,細雨溼敭舲”“月澹江籠霧,天高夜聚星”,營造出一種朦朧、憂傷的氛圍,烘托出離別的愁苦。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如“化俗思題柱,移山好勒銘”,希望友人能夠有所作爲。此外,詩中還運用了一些典故,如“題柱”“鯉趨庭”等,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是一首優秀的送別之作。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