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同周貴諤奠譚永明山人墓二首

長眠石槨豈知春,木魅山精近作鄰。 蝶化夜臺非昔夢,鶴歸華表豈前身。 榆錢空酒一抔土,泉戶還甘四壁貧。 自是清門無雜客,到今猶絕乞墦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槨(shí guǒ):石制的棺材。
  • 木魅山精:指山中的妖怪。
  • 蝶化:比喻死亡。
  • 夜臺:指墳墓。
  • 鶴歸華表:比喻人死後的靈魂。
  • 榆錢:榆樹的果實,形似錢幣,此處比喻錢財。
  • 一抔土(yī póu tǔ):一捧土,指墳墓。
  • 泉戶:指墓門。
  • 四壁貧:形容家境貧寒,一無所有。
  • 清門:清高的門第。
  • 乞墦人(qǐ fán rén):乞討的人。

翻譯

長眠在石棺中的人怎會知曉春天的到來,四周是山中的妖怪爲鄰。 在墳墓中化蝶不再是昔日的夢境,鶴歸華表也不是前世的身影。 榆錢空懸,只留下一捧土的墳墓,墓門內依舊甘於四壁的貧寒。 這裏本是清高的門第,沒有雜亂的客人,至今仍無乞討之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友人的哀思和對生死的深刻思考。詩中「石槨」、「夜臺」等詞描繪了墳墓的孤寂與冷清,而「蝶化」、「鶴歸華表」則寓意着生死輪迴和靈魂的不朽。通過對比生前的繁華與死後的淒涼,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清貧自守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生死哲理的深刻洞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