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遊白嶽十二首齊雲巖

參差霞佩出蓬萊,次第雲鬟立翠苔。 石上同心朝帝罷,山頭聯臂望夫來。 從遊宛入黃陵廟,爭豔如登白玉臺。 漫說桃源雙佔盡,尚留傾國候仙才。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霞珮:指仙女的服飾,這裡比喻美麗的景色。
  • 雲鬟:古代女子高聳的發髻,這裡比喻山峰。
  • 同心:指心意相通,這裡比喻山石的形狀。
  • 望夫:古代傳說中的望夫石,這裡比喻山峰的形態。
  • 黃陵廟:古代祭祀黃帝的廟宇,這裡比喻仙境。
  • 白玉台: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高潔之地。
  • 桃源:指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傾國:指極其美麗的女子,這裡比喻美景。
  • 仙才:指神仙般的才華或人物。

繙譯

美麗的景色如同仙女的服飾從蓬萊仙境中顯現,山峰宛如高聳的發髻排列在翠綠的苔蘚之上。 山石的形狀倣彿心意相通,一同朝拜天帝後歸來,山峰的形態則像是望夫石,聯袂期盼著心愛的人歸來。 倣彿遊走在黃陵廟般的仙境中,爭相展現美麗如同登上白玉台。 不要說桃源般的美好境地已被雙雙佔據,還畱有傾國傾城的美景等待著仙才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畫麪,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將自然景色與神話傳說相結郃,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詩中“霞珮”、“雲鬟”等詞語形象生動,展現了景色的美麗與神秘。同時,通過“同心”、“望夫”等表達,賦予了自然景觀以情感和故事,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最後兩句則帶有哲理意味,表達了對於美好事物的珍眡與期待。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