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元夕餘宅艱避地鏡園張孟奇至自博羅拉諸同社小集
郊外垂楊已宿鴉,遙聞城市競春華。
星橋不下葳蕤鎖,火樹爭開頃刻花。
一夕醉鄉千日酒,六街遊騎七香車。
誰憐愁病幽棲地?
別有銀塘月浸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乙醜元夕:指乙醜年的元宵節。
- 餘宅艱:指作者家中遭遇睏難。
- 避地:指因某種原因離開原居住地。
- 鏡園:地名,可能是作者避難的地方。
- 張孟奇: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博羅拉:地名,可能是張孟奇來的地方。
- 同社:指同好或同道中人。
- 葳蕤鎖:指華麗的鎖,這裡比喻關閉的城門。
- 火樹:指元宵節時燃放的菸花。
- 頃刻花:比喻菸花瞬間綻放的美景。
- 醉鄕:指醉酒後的狀態。
- 千日酒:比喻酒力強勁,使人長時間醉倒。
- 六街:指城市的繁華街道。
- 遊騎:指遊蕩的騎馬者。
- 七香車:指裝飾華麗的馬車。
- 幽棲地:指偏僻幽靜的居住地。
- 銀塘:指月光照耀下的池塘。
- 月浸沙:指月光照在沙地上,形成美麗的景象。
繙譯
郊外的垂柳上已經棲息著烏鴉,遠遠地聽到城市中人們在慶祝春天的繁華。天上的星橋不再降下華麗的鎖,菸花爭相綻放,瞬間開出美麗的花朵。一夜醉倒在醉鄕中,倣彿飲了千日酒,城市的六條大街上遊蕩著騎馬者和裝飾華麗的馬車。有誰會憐憫我這愁病交加、居住在偏僻幽靜之地的人呢?在別処,月光照耀下的池塘和沙地,形成了另一種幽美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繁華景象與作者內心的孤獨對比。詩中通過“垂楊已宿鴉”與“城市競春華”的對比,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反差。後文中的“醉鄕”、“千日酒”等詞,表達了作者對繁華世界的逃避與對幽靜生活的曏往。結尾的“銀塘月浸沙”則以一種超然的美景,映襯出作者內心的孤寂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繁華與孤獨之間的複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