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牡騑:四匹公馬拉的車,這裏指馬車。騑(fēi):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
- 五兩:古代的重量單位,一兩等於現在的約15.6克,五兩即約78克。這裏可能指船上的貨物或裝飾。
- 浮湘:指船隻在湘江上漂浮。
- 秋浦:秋天的水邊,這裏指湘江。
- 三杯把袂:三杯酒,握手告別。袂(mèi):衣袖,這裏指握手。
- 燃藜閣:指祕書工作的地方,藜是一種植物,這裏可能指用藜草製作的燈。
- 芳杜:芳香的杜若,一種香草。
- 書錦衣:穿着華麗的衣服,指陳祕書的官服。
- 跨黃鶴:騎着黃鶴,黃鶴是傳說中的仙鳥,常用來比喻仙人或高人。
- 帝城:指京城,皇帝所在的城市。
翻譯
登上高山,臨水遠眺,你即將歸去,四周的樹葉蕭蕭落下,四匹馬拉的車緩緩前行。船隻在湘江上漂浮,秋天的江面寬闊,我們三杯酒下肚,握手告別,因爲故人已經不多。祕書在寒冷的夜晚在燃藜閣工作,晴朗的日子裏,芳香的杜若薰染着華麗的官服。醉酒後,你站在樓頭,彷彿要跨上黃鶴飛去,不知何時才能再向京城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陳祕書回楚地的情景,通過「登山臨水」、「木葉蕭蕭」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離別的淒涼氛圍。詩中「五兩浮湘」、「三杯把袂」等細節描寫,生動地展現了送別的場面和情感。結尾的「跨黃鶴」、「帝城飛」則帶有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對友人未來歸來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鄧雲霄的文學才華。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餘瀕行金陵諸詞客分賦都下名勝兼傅之丹青壯我行色舟中無事披冊展讀忽然技癢賦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詩如其數謝 》 —— [ 明 ] 鄧雲霄
- 《 吳子夜四時懊歌 其一 》 —— [ 明 ] 鄧雲霄
- 《 伯聞宗侯招餞即席賦別 》 —— [ 明 ] 鄧雲霄
- 《 和黃士明太史遼左聞報六首己未九月 》 —— [ 明 ] 鄧雲霄
- 《 歲暮憶京華同籍舊遊有感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新秋登回雁峯 》 —— [ 明 ] 鄧雲霄
- 《 過郴陽巡道舊署留宿撫衙前雙古鬆悵然有感 》 —— [ 明 ] 鄧雲霄
- 《 戊辰仲秋晦前三日羊城孝廉張庸修黎美周載酒攜二妓過鏡園流觴聽雨張孟奇馮無文及社中諸子同集用風字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