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太翁北上應選二首

朝朝花底奏瑤琴,橫笛那吹折柳音。 戲彩正當迎養日,據鞍偏動壯遊心。 十年懷抱荊山玉,一顧風雲郭隗金。 我亦御堤曾躍馬,春明回首暮煙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瑤琴:指美玉製成的琴,泛指精美貴重的樂器。
  • 橫笛:一種橫吹的笛子。
  • 折柳:古曲名,多用來表達離別之情。
  • 戲彩:指穿着綵衣玩耍,比喻生活安逸、快樂。
  • 迎養:迎接並奉養。
  • 據鞍:騎在馬鞍上,指騎馬。
  • 壯遊:指遠遊,特別是指有志向的遠行。
  • 荊山玉:比喻珍貴的人才或物品。
  • 一顧:比喻受到重視或賞識。
  • 郭隗金:指戰國時期燕國郭隗所鑄的金,比喻得到重用或賞識。
  • 御堤:指京城的堤岸,這裏指京城。
  • 春明:春天的明媚,也指京城的春光。
  • 暮煙:傍晚的煙霧,比喻時光的流逝或遠方的景象。

翻譯

每天在花下彈奏着美玉製成的琴,橫吹的笛子卻不吹奏那表達離別之情的折柳曲。穿着綵衣玩耍,正是迎接並奉養親人的好時光,騎在馬鞍上,偏偏激起了遠遊的壯志。十年來心中懷抱着如荊山玉般珍貴的志向,一旦受到重視,便如風雲中的郭隗金般閃耀。我也曾在京城的堤岸上躍馬,回首望去,春天的明媚已被傍晚的煙霧深深籠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友人周太翁北上應選的美好祝願和自己的壯志豪情。詩中通過「瑤琴」、「橫笛」等意象展現了優雅的生活場景,而「戲彩」、「據鞍」則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遠大志向的追求。後兩句以「荊山玉」和「郭隗金」作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願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結尾的「春明回首暮煙深」則帶有一種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