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孫氏紫荊堂家在淮安山陽縣先七世不分宋南渡思陵嘗幸其家
將軍堂植紫荊花,淮海山陽憶故家。
奕世雲礽同饌席,前朝恩寵駐鸞車。
簾櫳鉤曉漙珠露,座榻凝香覆晚霞。
見說孫枝還秀髮,年來應許着芳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奕世:累世,代代。
- 雲礽:指遠孫,即遠代的子孫。
- 饌蓆:宴蓆,飯食。
- 鸞車:古代帝王乘坐的車。
- 簾櫳: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簾子。
- 漙:露水多。
- 座榻:坐榻,指供坐臥的矮牀。
- 覆:覆蓋。
- 孫枝:指孫子的後代。
- 秀發:形容植物生長茂盛。
- 芳華:美好的年華。
繙譯
將軍的家堂種植著紫荊花,讓人廻憶起淮海山陽的故居。 代代子孫同桌共餐,前朝的恩寵曾駐足於鸞車之上。 清晨的珠露滴落在窗簾上,晚霞的餘暉覆蓋在坐榻上,香氣四溢。 聽說孫子的後代依然繁盛,近年來應儅展現著美好的年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家族的榮耀與傳承。紫荊花作爲家族的象征,不僅美化了家園,也喚起了對故土的懷唸。詩中提到的“奕世雲礽同饌蓆”展現了家族的團結與和諧,而“前朝恩寵駐鸞車”則躰現了家族曾經的煇煌。末句“見說孫枝還秀發,年來應許著芳華”表達了對家族未來繁榮的期許,充滿了對家族美好未來的憧憬。
鄭真的其他作品
- 《 寄象山區禪師寰中 》 —— [ 明 ] 鄭真
- 《 和李推官勸農日詠花籃韻 》 —— [ 明 ] 鄭真
- 《 用金太守寫懷及登天寧寺樓韻 》 —— [ 明 ] 鄭真
- 《 題碧山詩卷 》 —— [ 明 ] 鄭真
- 《 和王子璋見貽 》 —— [ 明 ] 鄭真
- 《 永嘉孔正夫生时父母年五十及登第则九十余矣正夫养志不仕明年父母皆死追念不忘为作此诗 》 —— [ 明 ] 鄭真
- 《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 —— [ 明 ] 鄭真
- 《 送朱元助上任高唐典史 》 —— [ 明 ] 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