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九年夏五月不雨廣信郡太守番禺彭公推府靈臺李公率所屬及父老民人禱於羣祠祝詞甫畢甘雨隨至三日之間四
天澤從今大有年,山花野草亦欣然。
馨香始信神靈格,歌詠鹹誇郡府賢。
谷粟豪家須落價,魚蝦近市不論錢。
若將汗簡書奇績,太史文章筆似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洪武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
- 廣信郡: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上饒市一帶。
- 太守: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或縣長。
- 番禺: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彭公、李公:指當時的官員彭某和李某。
- 推府:古代官職名,負責地方行政事務。
- 靈臺:古代官職名,負責天文、曆法等。
- 羣祠:多個祠堂,指多個神廟。
- 祝詞:祈禱時所說的話。
- 甫畢:剛剛結束。
- 甘雨:及時雨,有益於農作物的雨。
- 沾足:充分滋潤。
- 大有年:豐收年。
- 馨香:香氣的意思。
- 神靈格:神靈的感應。
- 歌詠:歌唱讚美。
- 郡府賢:指地方政府的賢明。
- 谷粟:糧食。
- 豪家:富有的人家。
- 落價:降價。
- 魚蝦近市:指市場上魚蝦豐富。
- 不論錢:不需要計價,意指價格便宜。
- 汗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裏指史書。
- 奇績:非凡的成就。
- 太史:古代官職名,負責編纂史書。
- 筆似椽:形容筆力雄健,如同大梁一般。
翻譯
今年洪武十九年的夏天五月,廣信郡沒有下雨,太守彭公和推府李公帶領下屬及父老民人向多個神廟祈禱。祈禱的話剛說完,甘霖就隨之而來,三天之內,四周的田地都得到了充分的滋潤。我寫詩來表達喜悅之情,以此來展示兩位公的精誠所致。
天賜的恩澤讓今年成爲豐收年,山花野草也欣欣向榮。香氣的傳遞讓我們相信神靈的感應,歌唱讚美都誇讚郡府的賢明。糧食的價格在富人家中必須下降,市場上的魚蝦豐富到不需要計價。如果將這奇蹟記錄在史書中,太史的文章筆力將如同大梁一般雄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洪武十九年廣信郡因久旱逢甘霖而帶來的喜悅和豐收景象。詩中,「天澤從今大有年」一句,即表達了因天降甘霖而帶來的豐收希望,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自然恩澤的感激之情。後文通過對神靈感應和郡府賢明的讚美,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喜悅和感激。最後,詩人以史書的形式,將這一奇蹟記錄下來,表達了對這一事件的重視和對兩位官員精誠所致的認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感悟和美好願景。
鄭真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萬厯丙午五月送朱蘭嵎太史還朝 》 —— [ 明 ] 栁根
- 《 蝶戀花 · 五月詞仍用前韻八首 》 —— [ 清 ] 陳維崧
- 《 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鏡湖渺然想見湖未廢時有感而賦 》 —— [ 宋 ] 陸游
- 《 夏仲園荳盛熟每飯不徹戲示埈兒曰朝朝一味荳尔能偶乎埈兒謝不敏解目園中為余偶者四因成四絕 其二 》 —— [ 明 ] 林熙春
- 《 己酉夏五月本師天老人二詩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無次韻恭和 》 —— [ 明 ] 釋今無
- 《 道光甲辰夏五月得遂啓諆大鼎周宣王時物也置之金山作歌紀事用王西樵焦山古鼎歌韻 》 —— [ 清 ] 葉志詵
-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給於詩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維雪錦夜宿興唐寺繁星滿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滸黃洲幾百裏矣午 》 —— [ 宋 ] 岳珂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八 》 —— [ 明 ] 黃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