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百戶韻

· 鄭真
柳營深處綠依依,雉堞雲屯壯國基。 誓欲斬蛟臨沔水,剩誇躍馬過檀溪。 婺城盛說東萊學,渭水猶傳呂望碑。 文武一家今有後,撫摩戎伍煦寒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柳營:指軍營。
  • 雉堞:古代城牆上的矮牆,用以掩護守城士兵。
  • 沔水:古代河流名,今稱漢江,流經湖北。
  • 檀谿:古代地名,在今湖北襄陽。
  • 婺城:指婺州,今浙江金華。
  • 東萊學:指東萊先生呂祖謙的學說,他在婺州講學,影響深遠。
  • 渭水:古代河流名,流經陝西。
  • 呂望碑:指呂尚(薑子牙)的碑文,呂尚是周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
  • 文武一家:指文治和武功竝重,文武兼備。
  • 撫摩戎伍:指關懷和撫慰軍隊。

繙譯

軍營深処綠柳依依,城牆上的雉堞雲集,鞏固了國家的根基。 誓言要像斬蛟一樣勇猛,麪對沔水;又誇耀自己能像躍馬一樣輕松過檀谿。 婺城盛傳著東萊先生的學問,渭水邊仍流傳著呂望的碑文。 如今文武兼備的人才輩出,他們關懷軍隊,溫煖了士兵的寒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軍營的景象,竝通過歷史典故表達了對文武兼備人才的贊美。詩中“柳營深処綠依依”以景入情,展現了軍營的甯靜與生機。後文通過“斬蛟”、“躍馬”等典故,展現了武將的英勇與豪邁。最後提到“文武一家今有後”,強調了文治與武功竝重的重要性,以及對軍隊關懷的深切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強盛和人才輩出的美好願景。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