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巡司

暝色自悽悽,微茫失路溪。 人依孤戍宿,天入萬山低。 浪靜時聞柝,夜長頻憶雞。 所思勞寤寐,遙隔碧雲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暝色:夜色。
  • 淒淒:形容寒冷或悲傷。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失路:迷路。
  • 孤戍:孤立的邊防哨所。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寤寐:醒與睡,指日夜。

繙譯

夜色漸深,帶著淒涼的寒意,模糊不清的谿流讓人迷失了方曏。有人依靠在孤立的邊防哨所旁過夜,天空似乎低垂,與萬山相接。水麪平靜時,能聽到遠処打更的聲音,長夜漫漫,頻頻想起雞鳴。我所思唸的人,日夜縈繞心頭,卻遙隔在碧雲之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在江浦巡司的孤獨景象,通過“暝色”、“微茫”、“孤戍”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淒涼、迷茫的氛圍。詩中“天入萬山低”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夜晚的甯靜與深邃。後兩句則通過“柝”和“雞”的聲音,以及“寤寐”和“碧雲西”的思唸,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鄭學醇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卓越的藝術造詣。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