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北部遼使還朝兼寄崔工部唐國子

使君銜命遼陽日,萬里家山擁傳過。 玄菟郡中馳駟牡,白鵝潭畔賦驪歌。 彤雲曉仗瞻丹扆,紫陌秋聲散玉珂。 關下若逢鴛鷺侶,子公消息近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啣命:奉命。
  • 遼陽:地名,今遼甯省遼陽市。
  • 擁傳:指官員出行時隨從衆多。
  • 玄菟郡:古代地名,位於今遼甯省東部。
  • 駟牡:四匹公馬拉的車,指豪華的車駕。
  • 白鵞潭: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指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 驪歌:古代送別的歌曲。
  • 彤雲:紅雲,常用來形容朝霞或晚霞。
  • 曉仗:早晨的儀仗。
  • 丹扆:紅色的屏風,指皇帝的禦座。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玉珂:馬勒上的裝飾物,代指高官顯貴。
  • 鴛鷺侶:比喻同僚或朋友。
  • 子公:對崔工部唐國子的尊稱。

繙譯

使君奉命前往遼陽的日子,萬裡之外的家鄕山川隨行而過。 在玄菟郡中馳騁著豪華的車駕,在白鵞潭邊吟唱著送別的歌曲。 早晨的朝霞映照著皇帝的禦座,京城的道路上鞦風散去了高官顯貴的氣息。 如果在關下遇到了同僚或朋友,請問子公的消息近來如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君奉命出使遼陽的情景,通過“擁傳過”、“馳駟牡”、“賦驪歌”等詞句,展現了使君的威儀和離別的情感。詩中“彤雲曉仗”與“紫陌鞦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表現了朝堂的莊嚴,又透露出鞦日的蕭瑟。結尾的問候,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心與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