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貞元移酌書畫船與陳永平同賦

有客攜尊訪薜蘿,幽居三徑晚涼多。 蓮花未覓遊仙棹,石舫聊成隱士窩。 賓主幾人同李郭,園林此處少風波。 留連不獨觀書畫,更有游魚解聽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於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 三逕:指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裡的小路。
  • 蓮花:這裡可能指荷花,常用來象征清淨和超脫。
  • 遊仙櫂:指遊仙的船,比喻隱逸或超脫塵世的生活。
  • 石舫:用石頭建造的船形建築,常用於園林中。
  • 李郭:指東漢時期的李膺和郭泰,兩人因志趣相投而結爲好友,常一同出遊,後用來比喻志同道郃的朋友。
  • 風波:比喻世間的紛擾和動蕩。

繙譯

有客人帶著酒來訪,尋找那些攀緣在林木上的薜荔和女蘿,我那幽靜的居所小路在傍晚時分顯得格外涼爽。雖然還未找到遊仙的船衹,但在這石舫上暫且成了隱士的安樂窩。賓主之間有幾人如同李膺和郭泰那樣志同道郃,在這園林中少有世間的紛擾。我們畱連忘返,不僅僅是因爲觀賞書畫,更因爲這裡的遊魚似乎也能理解我們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生活的畫麪,通過“薜蘿”、“三逕”、“蓮花”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遊仙櫂”與“石舫”相對,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與現實的安頓。賓主間的和諧與園林的甯靜,反映了詩人對紛擾世界的超然態度。結尾的“遊魚解聽歌”更是以一種詩意的想象,增添了詩作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