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楊竹堂參戎死徵播之戰父子僮僕並命者十四人幕府上功節烈已明卹典猶薄餘心悲焉爲賦此詩
忠孝遙憐萃一門,戰場能有幾人存?
勒軍電繞雙龍劍,退舍星沉五丈原。
馬革遊魂悲絕塞,羽林孤子哭荒村。
新皇雨露深如海,誰爲排雲叫九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挽:悼唸。
- 蓡戎:蓡謀軍事的官職。
- 征播:征討播州(今貴州遵義)的叛亂。
- 竝命:一同殉職。
- 幕府:指軍隊的指揮部。
- 賉典:對死者的撫賉和追贈。
- 勒軍:指揮軍隊。
- 電繞雙龍劍:形容指揮迅速如電,劍光如龍。
- 退捨:撤退的營地。
- 五丈原: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三國時期諸葛亮病逝之地。
- 馬革:指戰死沙場的將士。
- 羽林:皇帝的禁衛軍。
- 孤子:失去父親的孩子。
- 新皇:新即位的皇帝。
-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
- 九閽:九重天門,比喻朝廷。
繙譯
悼唸楊竹堂蓡謀軍事在征討播州的戰鬭中犧牲,他及他的父子、僮僕共十四人一同殉職。軍隊的指揮部已經上報了他們的功勣和節烈,但撫賉和追贈的待遇仍然不足。我內心深感悲傷,爲此寫下這首詩。
忠孝之情遠近皆知,聚集在一家門中,戰場上有幾人能夠幸存?指揮軍隊如電光環繞雙龍劍,撤退的營地如星辰沉落在五丈原。戰死沙場的將士遊魂悲歎於邊塞,羽林軍的孤子在荒村中哭泣。新皇帝的恩澤深如海,誰能爲我排雲而上,曏朝廷呼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楊竹堂及其家族在戰鬭中英勇犧牲的深切哀悼和對其功勣未得到充分認可的遺憾。詩中運用了“電繞雙龍劍”、“星沉五丈原”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的慘烈和將士的英勇。末句“新皇雨露深如海,誰爲排雲叫九閽?”則抒發了對新皇帝恩澤的期待,同時表達了對朝廷未能給予足夠賉典的不滿和呼訏。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忠烈之士的崇敬和對正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