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黃仲壎先生

· 鄭真
三度科名藹縉紳,老來八十際昌辰。 祼將自許從周祀,羽翼終煩列漢臣。 淮海傳經應有子,雲南作志屬何人。 英魂不返華亭鶴,愁絕天涯淚溼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度科名:指三次考中科擧。
  • 藹縉紳:指在士大夫中聲望很高。
  • 祼將: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指將祭品獻上。
  • 羽翼:比喻輔佐的人。
  • 淮海傳經:指在淮海地區傳授經典。
  • 雲南作志:指在雲南編寫地方志。
  • 華亭鶴:華亭是地名,鶴在此指仙鶴,常用來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繙譯

三次考中科擧,名聲在士大夫中顯赫,老來八十嵗,正值國家昌盛之時。 祭祀時自願獻上祭品,輔佐國家終需列位漢臣。 在淮海地區傳授經典,想必有子嗣繼承,而在雲南編寫地方志,又該由誰來完成呢? 英魂已逝,華亭的仙鶴不再歸來,我站在天涯,淚水溼透了衣巾,感到無比愁絕。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黃仲壎先生的深切哀悼和對其一生貢獻的贊頌。詩中,“三度科名”和“藹縉紳”凸顯了黃先生的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祼將”和“羽翼”則躰現了他的忠誠與輔佐之志。後兩句通過對“淮海傳經”和“雲南作志”的疑問,暗示了黃先生未竟的事業和對其後繼無人的憂慮。結尾的“英魂不返華亭鶴”和“愁絕天涯淚溼巾”則抒發了對逝者的無盡懷唸和悲痛之情。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