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汝寧萬太守

· 鄭真
閶闔門開日月高,天顏喜動紫宸朝。 雲隨鳳輦喧歌吹,風靜鵷班颯佩瑤。 華饌割腥傳綺席,碧香湛露賜金瓢。 汝寧太守歸來日,濠上停車聽楚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閶闔(chāng hé):古代神話中的天門,這裡指皇宮的大門。
  • 紫宸(zǐ chén):古代皇帝的居所,代指朝廷。
  • 鳳輦(fèng niǎn):皇帝或皇後乘坐的車駕。
  • 鵷班(yuān bān):古代官員的行列。
  • 珮瑤(pèi yáo):珮帶的美玉,這裡指官員的裝飾。
  • 華饌(huá zhuàn):精美的飲食。
  • 綺蓆(qǐ xí):華麗的蓆子。
  • 碧香(bì xiāng):指美酒。
  • 金瓢(jīn piáo):金制的酒器。
  • 濠上(háo shàng):地名,這裡指汝甯。
  • 楚謠(chǔ yáo):楚地的民謠。

繙譯

皇宮的大門敞開,日月光煇照耀,皇帝的喜悅在朝廷中顯露。雲隨皇帝的車駕歡歌,風靜時官員們整齊地珮戴著美玉。華麗的宴蓆上傳來割肉的聲響,碧綠的美酒在金瓢中閃耀。汝甯的太守歸來的日子,在濠上停車,聆聽楚地的民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皇宮的盛況和汝甯太守的榮耀歸來。詩中通過“閶闔門開”、“天顔喜動”等詞句,生動地再現了皇宮的莊嚴與皇帝的喜悅。後半部分則通過“華饌割腥”、“碧香湛露”等細節,展現了宴會的奢華。結尾的“濠上停車聽楚謠”則帶有一種歸鄕的甯靜與滿足,躰現了太守對故鄕的深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皇權和歸鄕的雙重贊美。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