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孔雀
珍禽產南國,金翠美無度。
渴飲沆瀣泉,飢餐叢桂蠹。
文采誇鳳凰,俛仰羞雞鶩。
十步一騫翔,五步一回顧。
置尾選幽棲,晏出畏霧露。
豈不自矜憐,竟爲虞羅誤。
當筵舒錦屏,應節轉吭嗉。
炫奇乃禍胎,況復懷姓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沆瀣 (hàng xiè):指夜間的水汽,露水。
- 叢桂蠹 (cóng guì dù):指生活在桂樹上的蟲子。
- 俛仰 (fǔ yǎng):低頭和擡頭,比喻一擧一動。
- 雞鶩 (jī wù):指家禽,雞和鴨。
- 騫翔 (qiān xiáng):高飛。
- 晏出 (yàn chū):晚出。
- 虞羅 (yú luó):指古代的獵人。
- 吭嗉 (háng sù):喉嚨和食道,這裡指孔雀的鳴叫和吞咽動作。
- 炫奇 (xuàn qí):炫耀奇特。
- 禍胎 (huò tāi):禍根。
- 姓妒 (xìng dù):指因姓氏而産生的嫉妒。
繙譯
珍禽生於南國,金色翠羽美麗無比。 口渴時飲夜間的露水,飢餓時食桂樹上的蟲子。 文採雖可與鳳凰相比,但一擧一動卻羞於與家禽爲伍。 每走十步便高飛一次,每走五步便廻頭望一次。 爲了展示尾巴選擇幽靜的棲息地,晚出時害怕霧露。 難道不自愛嗎?終究還是被獵人所誤。 在宴蓆上展開錦屏,隨著節奏轉動喉嚨和食道。 炫耀奇特是禍根,更何況還懷有姓氏間的嫉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孔雀的美麗與高貴,同時也揭示了其因炫耀而帶來的危險。詩中,“珍禽産南國,金翠美無度”直接贊美了孔雀的美麗,而“文採誇鳳凰,俛仰羞雞鶩”則通過對比,進一步突出了孔雀的高貴與自傲。然而,“炫奇迺禍胎”一句,卻深刻地指出了孔雀因炫耀而可能帶來的災難,警示人們要懂得內歛與自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孔雀的描繪,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