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瀕行金陵諸詞客分賦都下名勝兼傅之丹青壯我行色舟中無事披冊展讀忽然技癢賦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詩如其數謝
攜壺曾上落星岡,醉後狂呼問彼蒼。
天上幾時遭譴謫,人間猶自妒光芒。
飛來恐是支機石,驅去應同渡海羊。
可悟升沉皆幻跡,百年休自擬行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瀕行:即將離開。
- 分賦:分別作詩。
- 傅之丹青:用繪畫來表現。
- 壯我行色:增添我的旅行風采。
- 技癢:形容很想施展自己的技能。
- 攜壺:帶着酒壺。
- 落星岡:地名,可能指有星辰隕落之地。
- 彼蒼:指天空。
- 譴謫:貶謫,指星辰被貶下凡間。
- 支機石:傳說中織女用來支撐織機的石頭。
- 渡海羊:可能指傳說中的神羊,能渡海。
- 升沉:指人生的起伏變化。
- 幻跡:虛幻的痕跡。
- 行藏:行爲和隱藏,指人的行爲和內心。
翻譯
即將離開金陵時,各位詞人分別以都城的名勝爲題作詩,並用繪畫來表現,以此增添我的旅行風采。在船上無事,我翻閱這些詩畫,忽然很想施展自己的詩才,於是賦詩迴應,共得二十八首詩,每首詩都描繪一個景點。這首詩是關於謝公墩的:
我曾帶着酒壺登上落星岡,醉後狂放地向天空呼喊。 我問天空,天上的星辰何時被貶謫到人間,而人間卻依然嫉妒它們的光芒。 我擔心這些星辰可能是織女的支機石,若是驅趕它們,應該如同驅趕渡海的神羊。 我領悟到人生的起伏變化都是虛幻的痕跡,百年之後,不要自擬自己的行爲和內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詩人登上落星岡的情景,表達了對人生起伏變化的深刻思考。詩中,「攜壺曾上落星岡」一句,既展現了詩人的豪放不羈,又暗含了對星辰的敬畏之情。後文通過對星辰的比喻,進一步抒發了對人生虛幻無常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世事變幻的洞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領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藝術感染力的佳作。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後園課僕藝植 》 —— [ 明 ] 鄧雲霄
- 《 落花詩三十首一東 》 —— [ 明 ] 鄧雲霄
- 《 元夕招吳夢舊遊集小齋席上賦 》 —— [ 明 ] 鄧雲霄
- 《 清明後九日謁心所陳先師墓 》 —— [ 明 ] 鄧雲霄
- 《 送陳儀翔年丈之撫州司李 》 —— [ 明 ] 鄧雲霄
- 《 和吳翁晉梅花詩十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南陽吊臥龍岡 》 —— [ 明 ] 鄧雲霄
- 《 宿少林寺訪雪居上人因訂曹溪之遊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