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霽(jì):雨過天晴。
- 步屐:穿著木屐行走。
- 荻葦:蘆葦。
- 元澤國:原指水鄕澤國,這裡指環境幽靜,水草豐茂的地方。
- 滄浪:古代歌謠名,意指隱逸生活。
- 蒓鱸:蒓菜和鱸魚,常用來比喻隱逸生活的美好。
繙譯
小園中微雨過後,天空放晴,我穿著木屐走出橫塘。在蘆葦叢生的地方,水禽們自由地飛翔。這裡幽靜如同水鄕澤國,我高聲吟詠,倣彿置身於隱逸的滄浪之中。不必等到鞦風起,蒓菜和鱸魚就已經長成,預示著隱逸生活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後小園的甯靜景象,通過“荻葦叢生”、“水禽相與翔”等自然元素,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幽棲元澤國,高詠即滄浪”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贊美,而“不待鞦風起,蒓鱸頭已長”則巧妙地以蒓菜和鱸魚的生長,預示著隱逸生活的美好和自足。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熱愛。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送陳羣石遊武夷便道春試 》 —— [ 明 ] 鄧雲霄
- 《 擬古宮詞一百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餘瀕行金陵諸詞客分賦都下名勝兼傅之丹青壯我行色舟中無事披冊展讀忽然技癢賦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詩如其數謝 》 —— [ 明 ] 鄧雲霄
- 《 湖口逢故人之蜀 》 —— [ 明 ] 鄧雲霄
- 《 城中小築新成夏月餘涼堪賈雖僅容膝亦頗遠俗漫裁十律以暢幽襟 》 —— [ 明 ] 鄧雲霄
- 《 和李自得題詠小園上下平韻三十首一東 》 —— [ 明 ] 鄧雲霄
- 《 桂江舟中寄挽故粵西學憲樊孟泰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宜春九詠春日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