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禱雨:祈求降雨。
- 風幡:風中的旗幟。
- 百靈:各種神靈。
- 層陰:層層烏雲。
- 回合:環繞。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馬鬣:馬的鬃毛,這裏比喻微小的水滴。
- 涓滴:極少量的水。
- 龍湫:龍的居所,比喻深潭或大水池。
- 渤溟:大海。
- 雨隊:成羣的雨滴。
- 號野鸛:野鸛的叫聲。
- 檐花:屋檐下的水珠。
- 流螢:飛舞的螢火蟲。
- 祈年:祈求豐收。
- 三農:指農民。
翻譯
在祭壇上,風中的旗幟聚集了各種神靈,層層烏雲環繞,白天變得昏暗。 曾以爲只是微小的水滴沾溼了馬鬃,卻突然驚訝地看到深潭中涌出了大海般的水。 成羣的雨滴在空中呼嘯,野鸛在田野上鳴叫,夜晚屋檐下的水珠打溼了飛舞的螢火蟲。 祈求豐收不僅僅是農民的喜悅,牧人的歌聲和漁夫的歌聲也都能聽得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祈雨成功的喜悅場景,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人們對雨水的渴望和對豐收的期盼。詩中「忽訝龍湫涌渤溟」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雨水的充沛,而「牧唱漁歌儘可聽」則展現了雨水帶來的不僅是農業的豐收,還有人們生活的和諧與歡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恩賜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