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聞雁

爲客又逢秋,瀟瀟攬敝裘。 五更初過雁,萬里只孤舟。 路隔行中斷,江寒影獨流。 所嗟雲漢翼,飄泊向何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瀟瀟:形容風雨聲。
  • 敝裘:破舊的皮衣。
  • 五更:古代夜間分爲五更,五更大約是凌晨三點到五點。
  • 雲漢翼:指雁的翅膀,雲漢比喻高空。

翻譯

作爲旅客,再次遇到秋天的到來,聽着風雨聲,我披着破舊的皮衣。 在凌晨三點到五點的時候,剛有雁羣飛過,而我獨自一人乘舟在萬里之外。 道路被阻隔,行程中斷,江水寒冷,只有我的影子隨波逐流。 我感嘆那些高飛的雁羣,它們將漂泊到哪個洲去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舟中聽雁的孤寂情景。詩中,「瀟瀟攬敝裘」一句,既表現了秋夜的淒冷,又暗示了詩人的貧困與孤獨。「五更初過雁,萬里只孤舟」則進一步以雁羣的飛過,對比出詩人的孤單無依。後兩句「所嗟雲漢翼,飄泊向何洲」則是詩人對雁羣的羨慕與對自己漂泊命運的無奈感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孤獨感和對安定生活的嚮往。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