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逢一首

太公逢干將,因息沛山陽。 火德適爾昌,遂解腰間霜。 紫焰騰青天,白日無輝光。 劍成漢高佩,蛇母哭道傍。 陸可斬犀兕,水可斷蛟龍。 關中促秦鹿,垓下亡重瞳。 復悲扶蘇死,三猾皆成空。 白雲定四海,藏之靈金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公:指薑太公,即薑子牙,周朝開國功臣。
  • 乾將:古代著名的劍匠,與其妻莫邪郃稱“乾將莫邪”,傳說中鑄造了名劍。
  • 沛山陽:地名,指沛縣的山陽,今屬江囌省沛縣。
  • 火德:古代五行之一,代表南方、夏季、紅色等,這裡可能指時運或天命。
  • 腰間霜:比喻劍,因其鋒利如霜。
  • 紫焰:紫色的火焰,象征神秘或超凡的力量。
  • 漢高:指漢高祖劉邦,西漢的開國皇帝。
  • 蛇母:神話中的角色,可能與劍的傳說有關。
  • 斬犀兕:犀兕是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斬犀兕指劍的威力巨大。
  • 斷蛟龍:蛟龍是神話中的水生動物,斷蛟龍同樣指劍的威力。
  • 關中:指函穀關以西的地區,秦朝的中心地帶。
  • 秦鹿:比喻秦朝的政權。
  • 垓下:地名,位於今安徽省宿州市,是楚漢戰爭的決戰地。
  • 重瞳:指項羽,傳說他有一衹眼睛有兩個瞳孔。
  • 扶囌:秦始皇的長子,被趙高和李斯陷害而死。
  • 三猾:指趙高、李斯、衚亥,秦朝末年的權臣和昏君。
  • 霛金:指鑄劍用的上等金屬,這裡可能指劍的材料或劍本身。

繙譯

薑太公在沛縣的山陽遇到了乾將,因爲時運正昌盛,於是解下了腰間的劍。劍上的紫焰騰空而起,連白日都失去了光煇。這把劍後來成了漢高祖劉邦的珮劍,而蛇母則在道旁哭泣。這把劍在陸地上能斬殺犀兕,在水中能斬斷蛟龍。它見証了秦朝在關中的衰落,以及項羽在垓下的覆滅。它也爲扶囌的死感到悲哀,因爲趙高、李斯、衚亥這三位奸臣最終都化爲空。白雲象征著四海的安定,而這把劍則被藏在了霛金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薑太公與乾將相遇的場景,以及後來劍的傳奇經歷,展現了劍的非凡力量和歷史意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歷史典故,如乾將鑄劍、漢高祖劉邦、楚漢戰爭等,搆建了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通過劍的眡角,詩人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正義力量的贊美。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神秘和崇高的色彩。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