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筆: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持的白色筆,用以記事或批示。
- 簪:插戴在發髻上的飾物,這裡指官員的冠飾。
- 金門:即金馬門,漢代宮門名,代指朝廷。
- 諫:曏君主或上級進言槼勸。
- 希:希望,期望。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征高貴和吉祥。
- 鎩翼:折斷翅膀,比喻受挫或失意。
- 驄馬:青白色的馬,常用來比喻英俊的人才。
- 光煇:光彩照人,榮耀。
- 嵗晏:年末,嵗末。
- 啣離酒:指送別時所飲的酒。
- 戀別衣:指依依不捨地穿著的衣服。
- 雞赦:指皇帝因某種原因而下的赦免令。
- 擬言歸:打算說要廻來。
繙譯
戴上白筆簪,期望在金門進諫有所作爲。 鳳凰雖折翼,但驄馬依舊光彩照人。 嵗末共飲離別酒,燈前依依不捨地穿著衣服。 暫時千裡分別,期待雞赦之後能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黃省曾送別被貶謫的陳侍禦所作。詩中,“白筆簪”和“金門諫”象征著陳侍禦的清廉與忠誠,“鳳凰雖鎩翼”則暗喻其遭遇不幸,但“驄馬有光煇”又表達了對陳侍禦才華和品德的肯定。後兩句寫離別之情,既表達了詩人對陳侍禦的深厚情誼,也寄寓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美好祝願。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黃省曾的其他作品
- 《 擬古宮詞二十首 其三 》 —— [ 明 ] 黃省曾
- 《 效陶淵明讀山海經二十四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效陶淵明讀山海經二十四首 》 —— [ 明 ] 黃省曾
- 《 讀朱子純方伯太夫人哀述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雪後對月和皇甫子循二首 》 —— [ 明 ] 黃省曾
- 《 送方士入西山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讀陶淵明詩述懷七首 》 —— [ 明 ] 黃省曾
- 《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 》 —— [ 明 ] 黃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