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

· 黃哲
自君之出矣,無處託鱗音。 思君如晝燭,淚盡不明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鱗音:指書信。古人認爲魚能傳書,故以“鱗音”代指書信。
  • 晝燭:白天的蠟燭,比喻無用之物,這裡用來形容思唸之情雖強烈卻無用。

繙譯

自從你離開以後,我無処寄托書信。思唸你就像白天的蠟燭,淚水流盡也難以明了我的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思唸之情。詩中,“無処托鱗音”一句,既表達了與愛人失去聯系的無奈,也暗含了對愛人歸來的期盼。後兩句“思君如晝燭,淚盡不明心”,則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思唸之情的強烈和無助,淚水流盡也難以傳達內心的痛苦和渴望,情感真摯動人。

黃哲

元末明初廣東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據嶺南,開府闢士,哲與孫蕡、王佐、趙介、李德並受禮遇,稱五先生。朱元璋建吳國,招徠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東阿縣,剖決如流,案牘無滯。後判東平,以詿誤得罪,得釋歸。後仍追治,被殺。嘗構軒名聽雪蓬,學者稱雪蓬先生。工詩,有《雪蓬集》。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