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渾渾

· 黃哲
河渾渾,發崑崙。渡沙磧,經中原。噴薄砥柱排龍門,環嵩絕華熊虎奔。 君不聞漢家博望初尋源,揚旌遠涉西塞垣。窮探幽討事奇絕,雲是天津銀潢之所接。 蔥嶺三時積雪消,流沙萬派從東決。東州沃壤,徐豫之墟。 懷山襄陵,赤子爲魚。夕沒鉅野,朝涵孟諸。茫茫下邑皆塗污,民不粒食鄉無廬。 桑畦忽變葭葦澤,麥壟盡化黿鼉居。宮中聖人方旰食,羣公夙夜憂曠職。 星郎又乘博望槎,西去盟津求禹跡。始聞古道行千艘,一朝勢轉才容舠。 奔衝倏忽駭神怪,淺不浮漚深沒篙。我上梁山望曹濮,長嘆滄桑變陵谷。 萬人舉鍤功莫施,猶擬宣防再興築。宣防漢武威,曷若堯無爲。 洪波閱九載,端拱垂裳衣。玄圭錫夏後,安得辭胼胝。 龍門一疏鑿,亙古功巍巍。巍巍功可成,河水渾復清。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渾渾:形容黃河水流湍急、混濁。
  • 崑崙:山名,古代傳說中黃河的發源地。
  • 沙磧:沙漠中的沙石地。
  • 砥柱:山名,位於河南省,黃河流經此處。
  • 龍門:山名,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黃河流經此處。
  • 環嵩絕華:環繞嵩山,絕美如畫。
  • 博望:指張騫,漢代使者,曾出使西域。
  • 銀潢:銀河。
  • 蔥嶺:山名,古代指今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喀喇崑崙山脈西部諸山的總稱。
  • 流沙:指沙漠中的流動沙丘。
  • 懷山襄陵:形容洪水氾濫,山陵被淹。
  • 黿鼉:大鱉和豬婆龍。
  • 旰食:晚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
  • 星郎:指張騫,因其出使西域有功,被封爲星郎。
  • 博望槎:指張騫的船。
  • 盟津:地名,即孟津,位於河南省。
  • :小船。
  • 梁山:山名,位於山東省。
  • 曹濮:地名,指曹州和濮州,位於山東省。
  • 宣防:指漢武帝時期的黃河治理工程。
  • 曷若:何如。
  • 堯無爲:指堯帝的治理方式,強調無爲而治。
  • 玄圭:古代帝王賜予有功之臣的玉器。
  • 夏後:指夏朝的君主。
  • 胼胝:手腳上的老繭,比喻辛苦勞作。

翻譯

黃河水流湍急混濁,源自崑崙山。穿越沙漠沙石地,流經中原大地。噴涌衝擊砥柱山和龍門山,環繞嵩山,景色絕美如畫,如同熊虎奔騰。 你沒聽說漢代的博望侯張騫初次尋找黃河源頭,舉旗遠行至西塞邊疆。深入探索,事情奇絕,據說這裏是天津與銀河相接之處。 蔥嶺常年積雪消融,沙漠中的流動沙丘向東涌動。東州土地肥沃,是徐豫之地。洪水氾濫,百姓如同被淹的魚。夜晚淹沒鉅野,早晨淹沒孟諸。廣闊的下游地區都被淹沒,人民無法種植糧食,鄉村沒有房屋。 桑田突然變成蘆葦澤地,麥田全被大鱉和豬婆龍佔據。宮中的聖人因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羣臣日夜憂慮失職。 星郎張騫再次乘船西去,前往盟津尋找大禹的足跡。起初聽說古道可以通行千艘船隻,一旦水勢轉變,只能容納小船。 奔騰的水流突然驚駭神怪,淺處不能浮起泡沫,深處連船篙都能淹沒。我登上梁山眺望曹濮,長嘆滄桑變化,山陵變爲谷地。 萬人舉鍬挖土,功不可施,仍打算再次修建宣防工程。漢武帝的威嚴,何如堯帝的無爲而治。 洪水歷經九年,堯帝端坐拱手,垂衣裳治理國家。夏後得到玄圭的賞賜,怎能不辛苦勞作。 龍門的一次疏浚開鑿,自古以來功績巍巍。巍巍的功績可以成就,黃河水流渾濁復又清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河的壯闊景象及其對周邊地區的影響,通過歷史人物張騫的尋源之旅,展現了黃河的神祕與力量。詩中,「河渾渾」、「發崑崙」等詞語生動描繪了黃河的源頭和流經之地,而「懷山襄陵」、「民不粒食鄉無廬」則深刻反映了洪水給人民生活帶來的災難。後文通過對漢武帝和堯帝治理方式的對比,表達了對無爲而治的嚮往,以及對大禹治水功績的讚頌,體現了作者對治理黃河、安定民生的深切關懷。

黃哲

元末明初廣東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據嶺南,開府闢士,哲與孫蕡、王佐、趙介、李德並受禮遇,稱五先生。朱元璋建吳國,招徠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東阿縣,剖決如流,案牘無滯。後判東平,以詿誤得罪,得釋歸。後仍追治,被殺。嘗構軒名聽雪蓬,學者稱雪蓬先生。工詩,有《雪蓬集》。 ► 77篇诗文